
由荷蘭建築師Koolhaas所設計建造的西雅圖總圖書館座落在市區Madison Street,在陡坡上跨越4th Ave和5th Ave. 從4th Ave的1樓進去,3樓出口是5th Ave. 圖書館一共有10層,外型以鋼架和玻璃做成。這樣的龐然大物乍看之下不明其所以,但走到裡面一看,只能用嘆為觀止來形容。來過這個圖書館之後我告訴別人,UW校園和Koolhaas圖書館是我在西雅圖幾周所見所到處之 top two,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。圖書館的建築和空間設計感覺很現代,也很後現代;功能需求的關照結構性十足,卻又處處看到解構的趣味。1樓到3樓的透天大空間將流通櫃台、書庫、閱覽區、資料區、數位媒體區,休息區,活動區....等各種圖書館的功能巧妙結合在一起,顏色的講究和家具的設計都十分精緻有理。螢光鮮綠色的電扶梯讓人在偌大的空間一目了然,很快就可以找到通路之所在。圖書館的牆上、地面、櫃枱及特別規劃的地方,都有小海報、小冊子或有聲影像設計,宣導閱讀。有一片電視牆尚且出現即時統計,呈現西雅圖居民借閱書籍、DVD及各種資料的各種統計數字,讓大家明白市民同胞的圖書館使用情況和閱讀興趣。這些都能夠提高利用圖書館學習的動機。還有到處可見的小冊或摺頁,提供學習電腦、學習語言、發展身心、訓練生活技能的資訊,讓人充分體認圖書館可以是市民終身學習與自我安頓之所在。館內進進出出的人非常多,但是井然有序,上網、閱讀、查詢資料,借書....甚至參加活動。整個空間沒有界限,但動線流暢,條理分明,互不干擾。空氣中傳來咖啡香,咖啡座就在閱讀沙發區旁邊,沒有隔屏或圍牆,只有一條線;在半開放空間為兒童設計的說唱閱讀活動,音樂演奏與表演的聲音傳遍整個大廳,卻不嘈雜,反而成為溫暖的背景。這些都顛覆了圖書館是一個安靜、充滿書氣,嚴肅的閱讀空間(讓我想起UW的Suzzallo閱讀室)。

在圖書館裡看到許多老人,他們專注的神情很感人。這麼多的老人喜歡來圖書館看書,休閒,可見圖書館的友善程度俱足,才可以吸引上了年紀的人。我的感覺,圖書館和博物館一樣,都是社區學習的重鎮,需要轉型,成為有趣的,多功能,多元學習的去處。

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.hk/kuandu/Koolhass?authkey=xthANJSkFug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